從大稻埕出發的「通識醫療史」課程 / 曾齡儀(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)
─引自歷史學柑仔店(https://kamatiam.org/從大稻埕出發的通識醫療史課程/)
2022年臺北醫學大學人社院申請到「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」(USR),主題是「大稻埕的中草藥文化復振與創新」,邀請藥學院與通識中心的老師加入,我也成為計畫一員,開始規劃以大稻埕為場域的「通識醫療史」課程,展開了一段奇妙的旅程。
眾所周知,大稻埕自晚清以來,因著「茶」帶動其他產業而成為商業興盛之地。到了日治時期更加繁榮,各種新文化、新思想傳入,例如從大稻埕發起的新文化運動擴展至全臺,也有西洋巴洛克建築、高級酒樓飲食、女給珈琲店和西餐廳、劇場戲院等各種文藝活動,成為當時臺北最摩登、最新潮的地區。戰後大稻埕仍持續發展,茶、布、南北貨與中藥是當地四大產業,但隨著臺北中心向東發展,位於淡水河畔的大稻埕逐漸沒落,沉寂了好一段時間,近年因著公部門與地方團體的共同努力,以文創新基地再度吸引眾人目光。
然而,大稻埕除了商業之外,在醫療方面也相當重要,因此,我們帶領北醫學生到大稻埕,透過走讀的方式認識當地歷史文化,並聚焦於大稻埕的漢藥與西方醫療的發展歷程。
斜槓醫生黃玉階
「黃玉階是誰?」相信不僅是北醫學生,社會大眾對於這個名字也很陌生。黃玉階(1850-1918)是清末至日治時期,臺北地區最活躍的人士之一,但我們的歷史課本並沒有談過這個人。
黃玉階的本業是漢醫,同時也是一位傳教者(齋教先天道),他以宗教情懷行醫濟世,最大的貢獻在於疫病防治。過去幾年全世界受 COVID19所苦,我們深感傳染病的威力。晚清至日治初期,臺灣也發生多起霍亂與鼠疫傳染病,當時沒有足夠的西醫師與現代醫療機構,人心惶惶、束手無策。黃玉階以其豐富的漢醫知識,努力配製藥丸藥散,施藥救人,並將醫療心得撰寫成書,包括《霍亂吊腳痧醫書》與《疙瘩瘟治法新編》。「吊腳痧」與「疙瘩瘟」都是中醫名詞,分別指「霍亂」與「鼠疫」。感染霍亂會腹瀉脫水而四肢拘攣(吊腳痧),感染鼠疫者在鼠蹊、腋下部位的淋巴結會腫大,形成疙瘩狀。
為了感謝黃玉階的貢獻,臺灣總督府特別頒授他「第一號臺灣醫生免許證」。今天我們常會「醫生」、「醫師」互用,但當時社會稱「醫生」多指漢醫,「醫師」則指受過西方醫學訓練,經政府核可的人,兩者不同。黃玉階的貢獻不僅在醫療方面,他也創立「天然足會」和「斷髮不改裝會」,帶頭呼籲廢除女性纏足、男性辮髮的陋習,思想相當進步。他也憐憫失婚或無家可歸的婦女,成立「元珍醬菜館」,讓婦女們製作醬菜販賣營生,當時臺灣人飲食幾乎每一餐都有醃製醬菜。此外,他也擔任大稻埕區和大龍峒區的區長,具有政治影響力。1916年由臺灣總督府出版的《臺灣列紳傳》,黃玉階名列第一位,即可見其重要性。對於這樣一位重要人物,我們的歷史教育卻沒提過,非常可惜!因此,我們帶領北醫學生從認識黃玉階開始,近一步了解日治時期的傳染病與公共衛生,由其後人施建仁現身說法,介紹祖先的故事,踏查避病院(稻江醫院)、蓬萊廟(祭祀染疫身亡的男女孤魂)、至善堂(黃玉階齋堂)、普願社宣講所以及元珍醬菜館(黃玉階文史館)。同時,北醫也與至善堂合作,進行黃玉階日記的數位化建置,當中有許多醫療紀錄(例如種痘與用藥),未來可進行分析與學術研究。
岌岌可危!大稻埕的中藥文化
中草藥在臺灣社會扮演重要角色,青春期的轉骨湯、四物湯,中老年的補氣養生,還有四季時令的食補食療,中藥材與我們的生活可說是息息相關。然而,中藥產業面臨嚴重的衰退危機,目前全臺僅剩下八千家左右的中藥行,且每年以六、七百家的速度關門中,若繼續下去的話,傳統中藥行很可能走入歷史!探究其原因,消費模式的改變(年輕世代較少購買中藥)、人才傳承困難(年輕人不願接班),加上國家法規的限制,導致二、三十年未核發新的中藥行執照,都造成中藥產業的急速萎縮。
我們希望透過通識醫療史課程,讓年輕學子有機會認識中藥文化。以北醫來說,藥學系設有中藥概論、生藥學及實驗、中藥藥物學等必修課程,另有中醫概論、本草學、藥用植物學、炮製學與實驗、方劑學與實驗等選修課程,因此該系學生較有機會接觸到中草藥,但其他科系的同學就對中藥材很陌生。我們帶領同學參訪迪化街上的中藥行,例如「長昇蔘藥行」屬於中藥行兼營南北貨性質,同學得以實際看到並觸摸藥材,除了一般性的枸杞、黃耆、當歸等,也有較特殊的海馬、蛤蚧、雪蛤、霍山石斛草等。另外,在甘谷街上的「德利泰中藥互動體驗館」則讓同學有不同形式的體驗。創辦人陳清鈕在中國亳州種植藥材,並長期蒐集大江南北各地中藥,再以博物館的概念進行陳列展示。同學得以看到龍骨、雄黃、沈香、鹿肚草、天麻等藥材的原形,大家對於「狗皮沒藥」特別感興趣,「沒藥」是沒藥樹皮割開流出的樹脂,再用狗皮包裹敷在患部,原來古人講的「狗皮膏藥」真有其事!
場域踏查與口述訪談對於研究也很有幫助,2023年我正在撰寫一篇關於「海馬」的論文,因文獻資料提到海馬又名「海龍」(例如:清代《澎湖廳志》),也有文獻記載「海龍」是海馬之絕大者(例如:清代《本草綱目拾遺》),讓我有些困惑,因此請教大稻埕已傳承三代的中藥行,得以看見、觸摸海馬與海龍的實體,並獲得臨床用藥的解說。另一方面,關於戰後臺灣海馬的進出口情況,也請益於中藥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馬逸才理事長(本身是中藥大盤商),對於研究助益甚大。
圖1 大稻埕中藥行的冷凍海馬,曾齡儀拍攝。
圖2 橫著游且尺寸較海馬長的「海龍」,曾齡儀拍攝。
中藥之外?大稻埕豐富的西醫故事
「中藥」是大稻埕的主要產業,但中藥之外,大稻埕其實也有非常豐富的西醫故事。日治至1970年代,由於這裡商業繁榮,吸引許多西醫師在此開業,這也是過去較少人探討的議題。我們帶領北醫同學認識當地的老醫院與老醫生,也與同學的專業背景較為貼近。
首先,大稻埕在西醫方面有許多的「第一」,例如:臺灣第一位公醫黃瑤琨,他是黃玉階的弟弟,從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畢業後,先在臺北醫院服務,然後在大稻埕開設診所。因為醫術高明,官方任命他為彰化員林的公醫,協助地方醫療衛生。再來是臺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,他曾擔任鴉片矯治所「臺北更生院」醫局長,更生院的位置就在大稻埕,前身是林清月醫師成立的「宏濟醫院」,也是臺灣第一家私人綜合醫院。有趣的是,杜聰明雖然是西醫師,但也進行漢藥研究,或許是受到黃玉階的影響,因為杜聰明的父親杜日鳳是黃玉階齋教信眾,小時候跟著父母從三芝來大稻埕拜訪黃玉階,長期受其影響。甚至連要行刺袁世凱前,也來聽取黃玉階意見並受其贊助。
大稻埕還有臺灣第一位正式完成西方醫學教育的外科醫師謝唐山(卑南族),他從總督府醫學校畢業後,先在天寒地凍的滿洲服務,回臺後在林本源博愛醫院任職,並娶了大稻埕茶商李春生的孫女李如玉,開設「順天外科醫院」。另外,大稻埕還有臺灣第一位「齒科」博士陳增全(日本稱人類的牙齒為「齒」,動物為「牙」,所以是「齒科」而非「牙科」)。他從東京齒科專門學校畢業後,在大稻埕開設「增田齒科醫院」,爾後繼續深造,獲得京都帝國大學博士學位。
除了上面列舉的「第一」,大稻埕還有非常多西式醫療院所,包括大名鼎鼎的蔣渭水(大安醫院)、二二八受難者施江南(四方內科醫院)、創立美和少棒隊的徐傍興(徐外科醫院)、女醫師謝娥(康樂外科醫院)、江景勤與江立托(兩江醫院)、洪源火(洪外科醫院)、郭火炎(郭小兒科醫院)、何連養、何良二(何耳鼻喉科醫院)等。就連臺北醫學大學創辦人胡水旺醫師(1911-2016),也曾在大稻埕開設耳鼻喉科醫院,院址是太平町三丁目九番地。可能位置比較隱密,名片特別標註醫院在著名酒樓「蓬萊閣」西鄰、珈琲館「カフェ孔雀」的內側,方便病人就醫。在場域踏查過程中,同學很興奮能見到歷史人物蔣渭水的孫子蔣朝根執行長,也感謝何良正醫師分享自己的親身經驗(何連養的兒子、曾在臺北鐵路醫院任職)以及臺北市立文獻館林志雯導覽員的解說。
圖3 北醫創辦人胡水旺醫師耳鼻喉科醫院。
資料來源:臺北商工會議所編,《臺北商工人名錄》,昭和18年[1943〕。
「從產婆到婦產科醫師」醫學教育展
在大稻埕進行醫療史課程時,認識了當地臺灣醫師們的故事,當中也包含婦產科醫師,例如高敬遠、陳却。正好我在策劃北醫「醫學教育館」的展覽主題,且北醫的兩位創辦人,除了上文提到的胡水旺耳鼻喉科,另一位徐千田是婦產科專家,因此決定了「從產婆到婦產科醫師」的主題,在2024年5月母親節過後開展,讓北醫學生認識近代臺灣生產史。
展覽分成三個時代,分別是:「傳統時代的生產」、「日治時期的產婦人科」以及「北醫-臺灣婦產科的領航者」,另有八面展板,分別介紹臺灣新式產婆的培育、私人醫院的助產婦講習所以及具代表性的婦產科醫師,包括:高敬遠、蔡阿信、陳却、張文伴以及北醫的徐千田與陳庵君。
同學參訪之後,對於古人也進行「胎教」感到驚訝!元代忽思慧《飲膳正要》記載妊娠婦女「宜見賢良、喜慶、美麗之事。欲子多智,觀看鯉魚、孔雀;欲子美麗,觀看珍珠、美玉;欲子雄壯,觀看飛鷹、走犬。」該書也記載了懷孕期的飲食禁忌,例如「食兔肉,令子無聲缺唇」、「食鱉肉,令子項短」,相當有趣。
在日治時期的部分,高敬遠絕對是代表人物。1915年他從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畢業後,在臺北醫院產婦人科工作,因有感於大稻埕人口眾多,卻少有臺灣人專職婦科醫師,臺灣婦女若給日籍醫師看診,多少有語言的隔閡,於是1920年,高敬遠在大稻埕六館街開設臺灣第一間私立婦產科診所。不過,在民風保守的年代,許多婦女聽到要「內診」都花容失色、落荒而逃, 因此剛開始時生意並不好,但因醫術高超,許多日本婦女也來看診,加上民智漸開,臺灣女性也慕名而來,「高產婦人科醫院」的名聲也更加響亮。
至於女性婦科醫師,臺灣第一位女醫師蔡阿信設立的「清信產婆講習所」培育了五百多名助產士,重要性不言而諭。在她去臺中前,也曾在大稻埕日新町開業。另一位女醫師,蔡阿信的學妹陳却,她從東京女子醫學專門學校畢業後,先在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產婦人科擔任助理,1941年在大稻埕開設「福生堂醫院」,這棟建築在2021年成為市定古蹟,指定理由為「建築內部仍保存日治時期婦產科醫院的格局,包括掛號室、診療室、手術室、病房等。建築內部仍保存許多醫療設施及器具、中日文醫學書籍及重要文件,醫院與住宅相接,呈現當時婦產科醫院的風貌」。目前正在修復中,期待將來開放後能讓大眾更瞭解這段歷史。
至於戰後的婦產醫學發展,主要介紹北醫的徐千田和陳庵君兩位代表人物。徐千田從臺北醫學專門學校畢業後,留學日本,獲得九州帝國大學醫學博士。他帶領「臺灣省立臺北醫院」婦產科並創立臺北醫學院,作育英才並以嚴格出名,學生都稱他為「大將」(たいしょう)。他是世界五大子宮頸癌手術專家,享譽國際。徐千田之後是陳庵君,他畢業於臺大醫學院,同時也是臺灣第一位接受美國完整婦產科訓練回臺服務的醫師。1976年在中山北路開業,並於臺北醫學院任教,爾後擔任北醫附設醫院第七任院長,奉獻北醫二十年。
除了文字內容的說明,我們也展出早期婦產科醫療器材與衛教用品,承蒙臺灣婦產科醫學會博物館、臺中光田綜合醫院、徐千田防癌研究基金會以及北醫陳庵君院長的家屬,慷慨借予珍貴文物。例如:調藥盤、糯米製包藥紙、葡萄糖玻璃瓶注射液、軟式與硬式真空吸引器、助產接生包、新生兒體重計與產鉗等,相當豐富。透過這些展品,同學們認識臺灣婦產醫學的發展歷程,也能以身為北醫人為榮。
圖4 衛教宣傳品(安全素片),光田醫院院史館典藏。
圖5 各式避孕器,臺灣婦產科醫學會博物館典藏,阮正雄捐贈。
圖6 家庭計畫看板,臺灣婦產科醫學會博物館典藏,陳慶芳、魏木唇、陳琬青、陳奕儒捐贈。
在策展過程中,也有一段小插曲。過去聽家族長輩說,我的阿祖陳玉柳(1894年生)原是蘆洲役場的公設產婆,後來在臺北執業,多在大稻埕與中山北路一帶活動,但並未對其生平有更多探究。這次因為舉辦展覽的緣故,心血來潮查了一下,竟然在《臺灣日日新報》1924年9月6日的報導中,看到一篇名為「產婆可嘉」的報導,內容記載,「鷺洲庄和尚溯溪墘產婆,陳氏玉柳,八月下旬在同庄後竹圍,為人助產,該孕婦已瀕危,陳氏一到,立觸手生春,且憐其貧困,不收其謝禮,是亦可嘉矣。」看到阿祖被「登報表揚」,這種穿越時空的祖孫相見,或許就是歷史迷人的地方!
圖7 《臺灣日日新報》1924年9月6日,4版。
小結:從自己出發的歷史探究
「歷史學」雖然是一門專業的學術領域,但歷史探究不應只是歷史系學生或者歷史學家的專利,每個人都可以從自己的家族、專業或者關心的議題出發,進行一段歷史探究的旅程。以北醫學生來說,雖然未來從事醫學、牙醫、藥劑、保健營養等生醫領域的工作,但是透過通識醫療史的課程,或者參訪醫學教育館的展覽,或許會對近代臺灣醫療的發展產生興趣,並且學習到某些知識與技能。或許未來有一天,這將成為他們進行歷史探究的起點!